何可,男,汉族,湖南浏阳人。现为304am永利集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九三学社湖北省委经济专门委员会副主任、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河马中心研究员、政邦智库研究员、《304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学报》青年编委等。截至2022年9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以独立、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Energy Economics》《China Economic Review》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以及国务院官网、《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媒体或平台发表(录用)文章60余篇。其中1篇被光明日报理论部推荐为“2021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参考阅读文章,多篇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摘要》或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转载。以独立、第一完成人身份撰写的咨政报告获肯定性批示或采纳30余次,曾应邀审阅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三尺讲台孜孜执教,一方书案辛苦耕耘。引路灯,摆渡人,此谓师者也。2017年9月10日,何可在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教师节写下一首《鹧鸪天·初为人师》,这也正是他为人师者的最好总结:
三尺杏坛乐华年,一支粉笔醉科研。
传经授业勤求索,灯火三更催我眠。
尊孔孟,效先贤,千钧重任水云间。
但求桃李花千树,纵使清贫心亦甜。
“三尺杏坛乐华年,一支粉笔醉科研”
何可钟爱课堂教学,初为人师,他牢记恩师“课堂的主人是学生,老师只是引导者”的叮嘱,精心准备三尺讲台上的每一堂课。从TFBOYS演唱会分析机会成本,以周深唱的《达拉崩吧》为案例进行问卷设计,从“先救老婆还是先救母亲”这一世纪难题探讨成本收益理论……作为一名“青椒”,他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事例来增进课堂互动,寓教于乐。“何老师似乎每学期的授课风格都有改变,但是认真负责的态度、启发式的教育从未改变,(给我们)由内而外的洗礼。”这句教学评价留言,道出了同学们的心声。
何可对教学的热爱深刻影响到了他的学生们。像他一样站上三尺讲台,更是师门许多研究生的人生理想。“大二时的课堂上,初见何老师,就被他的儒雅和幽默吸引,从此我便想成为老师的弟子,也立志像老师一样执教杏坛。”硕士生王安邦回忆道。当年还是准研究生的吴昊更是在本科毕业后,选择赴偏远山区支教一年,在大山深处拿起粉笔。而对于博士生李凡略来说,有一句话每每回忆都倍觉温暖——“还记得去年9月10日祝老师‘教师节快乐’,老师却祝我‘未来教师节快乐’”。
“传经授业勤求索,灯火三更催我眠”
何可钟爱学术研究,时时教导学生不忘学农、爱农、奉农之心。“作为农经学人,我们既要看到农民的艰辛,更要读懂农民的坚忍,他们面对哪些困难?又有哪些真实需求?将心比心、将情比情,唯有如此做研究才有意义。”他希望自己和学生共同成长,投身“三农”事业,哪怕力量绵薄,但一定坚韧。“老师常常教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心中要有情怀,要从农民的角度出发,以农民的期盼、农民的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博士生吴月丰在科研训练中学会了换位思考。
书山有路勤为径。他曾多次和学生谈到恩师数十年如一日,以身作则将勤奋基因遍植团队,“留灯”文化十余年来传承至今。何可亦传承了此般“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熬夜写作是日常便饭。“我在河南农大读本科的时候就知道了何老师,如今终于如愿跟随老师做研究”,朱润是何老师的第一个博士生,也是个夜猫子,但他却说:“老师总是叮嘱我们早点休息,保重身体,但其实他比我们熬夜都多”。何可的硕士“开山弟子”王瑜洁说:“我们经常在睡眼惺忪时打开手机看到老师凌晨之后发过来的论文修改稿。眼里看到的是字斟句酌的批注,心里感受到的却是春风化雨般的温暖”。初入师门的硕士生吴俊臻也感慨道:“老师情系三农有温度,治学严谨有态度,一言一行中都展现着‘下苦功夫,求真学问’的韧劲。”
“尊孔孟,效先贤,千钧重任水云间”
何可钟爱国学经典,熟知儒释道传统文化。先贤王阳明提倡“立志而修心”,这正是他不懈努力的目标。有志者立长志,何可力臻锤炼“师者”心境,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读书即是修行。“老师时常根据我们每个人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赠送各类书籍,并在书的扉页写上对我们的期待与鼓励。”硕士生杨薇如是说。“当我第一次去工位,看到桌上有5本书便随手翻了翻,没想到每一本都有老师写的赠言,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师的温度和对学生的关怀。”硕士生张平每每提及此事都很感动。“老师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硕士生刘颖常常钦佩于老师的儒雅大方、博学多识。
实践即是修行。“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是何可求索路上的自省课,也是平时与学生共勉最多的话语:“无论科研还是学习,都应尽心尽力对待。倘若成功,无需过于欣喜,因为理所当然;倘若失败,不必过于悲伤,因为已尽人事”。每当新入门的学生因论文屡遭退稿而难过的时候,何可都会分享自己的经历:人生中第1次获得“退修”机会的是第6篇论文,第1次获得“发表”机会的是第7篇论文。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老师曾说,修行修的是言行,是态度,更是思维。”硕士生叶丽红回忆道,“他常说,应从学术训练中建立整体观的思维方式,叮嘱我们即使将来不从事科研工作,也要凡事尽力而为,永葆一颗纯一直心”。硕士生刘雪茹回忆道:“初入师门时,何老师嘱咐我们做研究要心平气和、脚踏实地,写文章要慢慢打磨、细细雕琢”。硕士生孙繁也感慨道:“每每遇到困阻,我都会以老师常说的‘凡事尽力而为,做人问心无愧’勉励自己。”
“但求桃李花千树,纵使清贫心亦甜”
何可钟爱诗词歌赋,博士论文致谢便是用文言文写成。在他的影响下,学生们在科研学习之余也喜欢文学艺术,“师门多才子(女)”亦是其他同学的感慨。王瑜洁现代诗歌与绘画创作俱精,多次获得诗歌比赛奖励,还在公众号上定期分享随笔。王安邦颇爱骈散并行,发表散文多篇,曾获学校“最佳编辑”荣誉称号。“我想跟老师探讨韵律,老师要我先完成论文写作,之后再来切磋”,以填词为乐、初入华农便写了首《水调歌头·狮山入秋》的明若愚如是说。将何老师视为“除家人外第一个指导自己不断突破的人”的张侣佳也感慨:“看到整个师门不仅崇尚科研精神,而且充满文学气息,我虽有压力,但亦倍感荣幸。”
盆池拳石间,烟霞可见;蓬窗竹屋下,清风自来。何可常言,作为学者要耐得住清贫与寂寞,而诗词歌赋不失为学术路上的绝佳伴侣。“老师是被学术耽误的‘诗人’。虽年轻,但他身上氤氲着中国文人的传统风骨。”他喜欢文学,于他而言,与学生共同读书实为美景一番,和学生探讨韵律亦不失为乐事一件。“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一诗中蕴含着老师的名字,而其描绘的优美意境,正是他泛舟文海时的心中盛景。
审核:陈国顺
编辑:丁洁